中国援巴烈士亲属及老兵赴巴基斯坦访问团行纪发表时间:2019-09-10 11:16 ![]() 为期十天的“中国援巴烈士亲属及老兵赴巴基斯坦访问团”结束了。 由新疆乌鲁木齐飞抵广州,再飞巴基斯坦与印度的边界城市拉合尔,再飞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,再飞巴基斯坦的北部小城吉尔吉特,然后原路返回,行程约两万公里,仿佛做了一场梦。 来自全国九个省份,十多个地区的38位烈士亲属和老兵,把所有的期望、等待和思念,在与离世四十多年的亲人、战友相见以后,瞬间化为惊愕、化为失控,呼唤化为惊天动地的嚎啕;泪水化为汹涌澎拜的印度河水...... 然而这一切,化为梦莹,留在了巴基斯坦,留在了吉尔吉特烈士陵园,留在了亲人、战友的墓前,一切归于现实生活,各归各家。 傍晚,坐在窗前,握住半杯清茶,凝望着一轮夕阳缓缓地沉下,万家灯火渐渐地苏醒,与天上的繁星连成一片,天地浑然一体,阴阳还为自然。思绪像不尽云烟,无限地扩散着、蔓延着,让我又回到吉尔吉特烈士陵园,回到88位战友身边...... 施治康、张长安、程炳模、贺光国、李跃芳、巩洪康、丁善顺......一个一个向我走来,队伍长得望不到尾。 一个个还是穿着那身洗的有点掉色的绿军装,还是那样笑容满面,还是那么年轻,还是那么真挚...... 我在吉尔吉特烈士陵园对着烈士们 八十八位战友、兄弟: 久违了! 当年,我们紧握双手的告别,仿佛就在眼前,满含热泪的“再见”,犹然回荡在耳边。 相隔四十五年后,我们又重逢了,只是,一樽棺椁,把我们天各一方,你在里面,我在外面,你在天上,我在人间...... 我站着,你躺着,我说着,你听着......听不到你的回声,摸不着你的脸庞,握不住你的大手,抱不着你的肩膀!搂不住你近在眼前的身影,唤不醒你沉睡的身躯, 当年那声充满期望的“再见”,已经飞往遥远...... 今世,我们永无“再见”之日! 抱住你冰冷的墓碑,把我的体温给你,醒来吧,兄弟,看看眼前的老战友,回到我们身边吧,回到那个火热的年代,一起找回我们青春的芳华。 四十五年,何其短,转身的瞬间,你们就把青春和生命定格在这里,回想起来,犹如昨天...... 四十五年又何其长,多少个思念,在一个个长夜中,啃啮着战友的心,多少次寻找,在一场场梦里,惊醒哭泣的母亲。 父亲说,“怎么还不回来啊?”说去找找你,去了;母亲说,“怎么还不回来啊?”去看看你,走了,这一去、一走,就再也没有回来。 四十多年的等待啊,在这边,他们实在等不到你了,就去了那边!父亲找到你了吗?母亲看见你了吗? 四十五年的酷暑寒霜,把你如花似玉的心上姑娘,变成彳亍扶杖的婆婆,四十五年的风风雨雨,把你们青春年少的战友、兄弟,雕琢成古稀老人。 认出我们了吗?这群白发夺顶的老人,是你的战友,是你的兄弟,是你的姐妹! 看见了吗?这些风华正茂的中年人,是咱们的儿子、女儿,那几个朝气蓬勃的小伙子,是咱们的孙辈! 孙辈啊!战友们,我们的生命,有了延续,我们的当年,有了再现,孙辈们的年纪,就像你们倒下的,那年。 棺中一觉未醒来,世上已过半世纪。 四十年五里,发生了什么? 四十年五里,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 我们的工程兵部队,已经完全告别了肩挑背扛的历史,配备上世界一流的机械设备,我们的航母,已经游弋远洋,我们的战机,已经战略巡航,火箭军的导弹,能够打到世界的任何角落。 你们用生命奠基的,中巴友好之路,已经从中国的喀什,连接到巴基斯坦的瓜达尔,直通印度洋!高速公路、高速铁路,即将贯通巴基斯坦南北,届时,中国有了第二个出海口,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的经济,都会发生飞跃式提升,世界格局会发生重大变化。 一切日新月异,唯独战友情分依旧。世界上的情缘很多,唯有战友情缘,与生命连在了一起,战友,没有血缘关系,却是兄弟,战友,没有歃血为盟,却是始终能为你挡枪挡箭,肝胆涂地,一朝为伍,终身是友!战友之情,如珠穆拉玛高洁,似喀喇昆仑厚重。 战友们, 一个四十五年过去了,我们没有“再见”,然而,等不到下一个四十五年,我们一定能够“再见”,因为,虽然我们不能同生同死,却能同为战友! 等着我,兄弟们!不论是在天国,还是人间,我们永远是战友! 愿巴基斯坦的人民和真主保佑你,我的战友、我的兄弟。 吉尔吉特烈士陵园一角 四连大塌方遇难25位烈士的部分亲人 左起1汪洪泉之弟王洪礼、2张久林外甥女孙智丽、3周明安之弟周银安、4王志愿之弟王德新、5贺光国之妹贺光群、6高守勤之子高军、7郑顺星侄子郑春波、8占东升之弟吴家斌。 十班长贺光国的妹妹贺光群,和十班副班长王洪泉的弟弟汪洪礼,一起来到烈士陵园。 巴基斯坦的桥上,烙着中国文化印记 吉尔吉特河上的桥 中巴公路越过的山脉 中巴公路 从飞机上鸟瞰中巴公路 水毁的吉尔吉特大桥 |